为总结、推广前一阶段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成果,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能力,推进学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长效化发展,复旦大学于2021年11月13日下午召开课程思政表彰会暨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训班。
表彰会由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蒋最敏主持,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钱睿哲、教务处副处长徐珂、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本科教学分管领导及校级课程思政标杆课程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会上,徐雷副校长向60门标杆课程的教师代表颁发奖状,并为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训作动员讲话。他对过去几年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与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并围绕今后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方向、推进方式进行再部署与再动员。徐雷副校长强调,各位参加表彰会与培训班的领导、骨干教师应将今天的收获带回各教学单位,进一步辐射到全体教师,协助营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表彰会结束后,各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分管领导及骨干教师分成哲学社科班、理工科班和医科班三组参加培训,每班由三位校内外专家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与方法。
在哲社班的培训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首先分析了流量时代下,文科教育在知识与价值传播困境中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立德树人的破局思路。他强调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达到教育规律、专业规律、社会规律“三合一”,融合知识之真、价值之善、传播之美,坚持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分享了统一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方法论。他首先澄清了课程思政的几个认识误区,接而结合“国际关系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传道、授业、解惑、创新四个角度诠释了他对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理解,强调教师应做到“道正,语正,心正”,将“四个自信” 具体落实到教学之中。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系主任段怀清教授从“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课程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他认为教师应自然、自觉、实事求是地实现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坦诚对话,结合课程内在相关要素,将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转换融入到课堂之中。
在理工科班的培训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伟平教授分享了基于工程教育核心理念进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经验。他系统梳理了专业思政的缘起初衷、思考设计、探索实践与效果心得,并着重介绍学院在专业课程思政纲要编制、德育目标支撑矩阵构建、育人效果评价方面的特色举措。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周立旻教授总结了课程思政的四个要点——“显性隐形真情就好”、“不愿不会认证引导”、“成效提升特色引领”、“教研学科融合提升”,他也结合我国西南石漠化治理的具体案例示范了专业类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物理学系蒋最敏教授强调,课程思政教育与课程质量提升能够并且应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案例分享,演示了如何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弘扬科学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
在医科班的培训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钱睿哲教授首先向在座的骨干教师分享了一个生动、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上医人的奋斗史,她接着从人文医学教育的视角切入,系统地梳理了医学整体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实践举措。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郑频频教授围绕“预防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丰富详实的课堂案例资料,介绍了如何通过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与服务人群的理念。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张黎声教授在回顾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在课程思政内容选择与融入路径方面丰富多元的技巧与方法论,并提出了思政目标与专业课融合效果的衡量标准。
除了线下讲座外,本次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训班还向参会老师发放了《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00》、《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百问百答”(政策理论篇)》、《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相关文件汇编》等培训资料,并在复旦大学在线教育中心平台开设“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名师大讲堂”系列视频网课,供老师们进行拓展学习,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和育人实效。
本次复旦大学课程思政表彰会暨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训班圆满落幕。通过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复旦大学将继续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