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不断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复旦大学于10月17日举办“课程思政视域下综合素养课程建设研讨会”。研讨会由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珂主持,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多所上海高校教务处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宗院长首先介绍了综合素养课程的建设背景,强调综合素养课程是课程思政圈层结构的重要支撑层。他指出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综合素养课程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如课程的内涵、目标、体系与评价方式等。
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十余位教务处负责同志、教师代表逐一发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梳理了“综合素养课程”概念提出的三个背景:一是新科技革命促使教育重视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二是国家全面现代化目标要求学校突破原有专业细分下教学方法的局限,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三是全人教育具有迫切性,应提供多样化选择提升学生就业优势。他指出,综合素养教育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专业性,追求科学性、专业能力与学科前沿性;二是通识性,包含“四个打通”:将中国国情与世界大格局变化打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国国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通,将历史与现实打通,将东西方打通。
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强调课程建设中的“未来观”。面向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既要具备历史视野,也要打开未来视角,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维,培养肩负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她指出,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应成为课程设计与评价的重要指向。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陆永生分享了他在综合素养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容-融-荣”理念。一是“容”,强调课程内容涵涉面之广,包括知识点、价值观、思维训练三个层面;二是“融”,强调“入脑入心”的“生物反应”,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理工科课程,在互动中推动师生思维碰撞融合;三是“荣”,让学生学有所得,创新思维得到肯定,坚定理想信念,产生强烈的获得感。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振兴希望通过综合素养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复杂性、获得思维的多样性,但同时受制于学生时间精力投入少、学习基础差异大的约束。他由此提出课程设置的原则:门槛低、模型易,掰开揉碎讲痛点;轻知识、重思维,感性理性两条线;校门外、尤回味,终身学习成大器。
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江晓东指出,综合素养课程要求专业知识支撑与思维训练并重,应围绕知识、能力思维、价值塑造和情感共鸣的教学目标细分研究,融入学校特色,确定在课程中每个时间阶段的培养目标,并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认为,综合素养课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素养、政治素养和跨文化素养。综合素养课程讲求过程和方式方法,有着时代性和政治性,应服务于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价值观。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抓手进行综合素养课程建设的历程和经验,并分享了在打造融合类课程、开设师范生培养工作坊、改造教育综合素质课程方面的新想法。
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珂指出,学校应协调综合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培养逻辑。综合素养课程要注重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训练,并通过价值观教育解决立场问题,在帮助学生开拓眼界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以文化自觉为根基培养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