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结合中央和上海市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的最新部署,复旦大学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所有课程必须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责任、教育方针和教育体系。课程思政的使命在于价值引领、人格教育和政治素质的养成与提升。2017年6月,我校获批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此后,我校将推进3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作为课程思政首批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力图整体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有机相融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圈、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多层次互补的课程思政育人圈层效应,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促使各类课程有效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017年7月及9月,学校分别召开了校领导务虚会及党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我校课程思政及教材建设工作。在《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和《复旦大学教材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两个文件中,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内涵和要求,对加强教师培训、制度设计和长效机制、课程思政推进力度广度深度、教材选用管理机制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我校稳步推进针对全校各专业全覆盖的“三十百”示范工程(“三十百”示范工程指建设三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二十门课程思政示范在线课程、一百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
近期,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复旦学院陆续推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校内公开课。公开课结束之后,为更好地交流课程思政授课心得,确保课程思政教学取得实质性进展,12月8日上午和下午,复旦学院举行了两场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会上,首批课程思政校内公开课的任课教师、校督导组成员、院系教学院长,分享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经验,交流了公开课听课感受,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研讨会上午场由复旦学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徐珂老师主持。
经济学院石磊教授分享了开设《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经济与社会》等课程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宋道雷分享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课程的授课心得。
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就听课感想开展了热烈交流。
院系教学院长及学校课程思政试点团队教师及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研讨会下午场由复旦学院培养与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孙燕华老师主持。
医口陈勤奋老师分享了《人文与医学》的授课理念和课程设计。
环科系蒋平教授介绍了《环境与人类》课程引入生态文明和绿色中国的理念设计与小班讨论课的组织安排。
国务学院苏长和教授分享了《国际关系导论》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和授课心得。
“业务精、投入高、有吸引力”。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辛勤付出。
现场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在2018年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力求让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之中。”复旦学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徐珂老师总结本次会议。
五位“课程思政”试点课程
授课教师心得分享
▍石 磊
不求我讲你受,重在明理入心
▍苏长和
把别人的知识捏碎了变成自己,不要把自己捏碎了变成别人
▍蒋 平
密切结合现实,积极推动学生参与
▍陈勤奋
让医学走向人文,使学生健全人格
▍宋道雷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更多课程思政建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