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复旦大学师生见面会于3月15日下午在逸夫科技楼多功能厅举行。副校长陆昉教授、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徐雷教授、上海科学教育中心陈红主任、“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赵东元院士等18名专家教授、30名“中学生英才计划”入选学员及部分入选学生所在中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师生见面会。会议由复旦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应质峰老师主持。
见面会上,陆昉副校长首先就“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项目背景及意义做了介绍,并指出复旦大学正积极探索“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模式与自主招生有效衔接的方式。希望入选学员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学科特长;在导师的培育和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珍惜进入复旦的学习机会,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随后,上海科学教育中心主任陈红在致辞中表达了“三个感谢”。第一,感谢复旦大学各级领导为“中学生英才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所做出的贡献;第二,感谢复旦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专家团的各位老师为学员成长所付出的努力;第三,感谢30名“中学生英才计划”培育学员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和追求。在陈红主任的建议下,全体同学集体起立用热烈的掌声向导师致敬。
随后,中国科协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专家乔守怡教授、中国科协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专家吴宗敏教授及高分子系邵正中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乔守怡教授结合实际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正是我国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吴宗敏教授则希望学员们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并逐渐养成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邵正中教授则强调兴趣和激情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并鼓励各位学员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导师资源,主动与不同学科的导师交流学习。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代表、来自数学学院的李宗元同学通过自己在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中的学习体会,与各位老师和同学分享了他在复旦大学的成长经历。2013-2014年复旦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学员吴昊通过展示自己的创新项目研究成果,向新学员介绍了如何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科创课题的研究。2013-2014年复旦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学员李嘉晖则结合自己的科创故事,鼓励新学员们在今后的学习科研过程中,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惧挫折,迎难而上。最后,作为2015年复旦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的培育学员之一,来自上海市包玉刚实验学校的黄河同学代表2015年的全体新学员在会上发言。
师生见面会后,复旦大学法学院的郭建教授为2015级新学员们做了首场培育报告,正式开启了复旦大学201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培育工作。郭建教授以“‘左右’的科学与文化”为题,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左行右行、左转右转等问题出发,启示同学们科学方法不仅能够发现自然界的规律,而且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引发了同学们对习惯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