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学期,教务处正式启动复旦大学本科专业评估工作。专业评估以院系为单位,首批被评估院系为数学科学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包括软件学院)。评估工作开展前期,教务处组织专家与相关院系积极沟通凝聚共识,明确专业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专业找准定位,总结专业办学中的优势和劣势,梳理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专业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思路。从自评报告的撰写、评估框架的确定到评估专家的组成,均由教务处和院系共同参与共同确定。这一做法,改变了以往“职能部门检查—院系消极应付”的被动评估模式,形成了院系、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共同谋划”的主动评估模式,在提升专业评估效益、实现专业评估目的等方面,积极探索复旦校本特色的专业评估之路。
2016年,复旦学院将重点完成以下主要工作:
一、合理调整本科专业设置
(一)实施本科专业评估
开展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系、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6个院系16个专业的专业评估工作。通过专业评估,总结梳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二)建设交叉专业
重点支持世界文明、中国学研究本科全英文项目、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大数据学院等交叉专业,以1+3,或2+2的培养模式,及本-硕-博联动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领袖和栋梁,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发展的需要。2016年完成4个左右的交叉专业(项目)建设。
1.世界文明交叉专业:
整合历史系、哲学学院、外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文系、文史研究院等单位的相关力量,使之成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开放式高级平台。以教学和科研相促进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培育优势学科和交叉专业。
人才培养具体方面:以培养复合型学术后备人才为宗旨,率先在基础较好的世界古代文明研究、欧美近现代文明研究和东亚文明研究三个方向开设系统课程,建成交叉专业。从我校一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者,进行比较专门而系统的培养。这批学生毕业以后,将成为世界史、西方哲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等领域研究生的优质生源。
2.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以独立组织架构的微电子学院为核心,结合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整合电子、通信、物理、材料、化学、计算机、管理等学科资源,融合国内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建立多边人员参与的模块课程教学团队,设立企业主导的实训基地,深化专业教育改革。
突破一级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制订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培养方案。包括本科阶段“2+2、3+1工程师联合培养”“专业汇流本硕3+3贯通制”“4+2产学合作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和“4+5精英工程化培养学术学位博士、工程博士”。
3.大数据学院
4.中国研究方向全英文项目
本着实现国际化教学和培养的全覆盖、推动我校学生国际交流的高增长、培养外国知华友华的青年才俊等建设目标,建设 “中国研究”全英文本科学位项目。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通晓中国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较好独立分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外国学生,具有涉华事务的实践能力以及在涉华研究方面具有进一步培养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